下關沱茶百年拼配技藝和加工技藝是企業核心(技術)競爭力,是近120年來幾代關茶人不斷傳承發展的結晶,【拼配】系列推文以下關沱茶集團公司總經理褚九云的講述來解讀關于“無拼配不下關”的那些故事。
隨著時代的發展,目前普洱茶市場上對純料茶、山頭茶的追捧不斷涌現,這也符合現代多樣化的消費需求。
但在云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褚九云看來,普洱茶并沒有純粹意義上的純料。
拼配卻是一種可以將各地原料的優勢最大化地發揮,讓消費者穩定持續地喝到香色味形俱全產品,并能保證規?;a的最佳方法,拼配產品最能被大眾市場接受,是普洱茶產業的主線,也最有利于云南茶產業的長遠發展。
下關沱茶的拼配技藝經過119年的歷史積累,已經到達了一定的深度,在行業之內也是獨具優勢,但隨著時代的發展,下關沱茶也不斷將拼配技藝進行與時俱進的升級。
褚九云認為,過去百年傳承的拼配是以感官審評為主的技藝,為下關沱茶積累了強大的經驗基礎,而現在,處于科學技術更為先進的大數據時代,下關沱茶也拓展到了用茶葉理化指標來進行數據化、科學化的指導,并用傳統感官評審作為基礎的新時代拼配。
拼配技藝在科學數據化方面的升級,下關沱茶從十幾年前就已開始著手進行了。近年來, 下關沱茶一直派技術人員到云南各大主產區、 各個山頭進行原料資源調查,對各地的原料進行內含物質成分檢測分析,對水浸出物、茶多酚、兒茶素、氨基酸、咖啡堿等構成香氣滋味的成分進行全面檢測,并建立起理化指標數據庫。
褚九云隨手拿起 一本厚厚的調查報告, 圖表、數據一應俱全,就像一本原料產區的“基因圖譜”,直觀地展現著茶葉的秘密。用數據指導的拼配,一旦有了產品需求的風味指向,在拼配原料的選擇上就更為準確、快捷,也更容易被市場接受。比如北方市場更追求普洱茶的鮮爽度和香氣,就多選擇游離氨基酸含量高的原料進行產品拼配實驗,拼配的效率很高,效果也很好。
另一方面,褚九云也介紹,因下關沱茶的原料倉儲量很大,來源最廣泛,品類很多,為了進行更有效率的拼配,下關沱茶也利用了現代數理統計方法來進行優選組合,比如利用正交試驗法、優選法、兩兩比較法等,對原料進行科學組合拼配,快速準確地找到最優組合。
這是下關沱茶對百年傳承拼配技藝的升華,通過現代科學的介入,使下關沱茶進入到了科學拼配的新時代,更加數據化、系統化、科學化的拼配,使得下關沱茶產品的品質更加穩定,也拓展了向個性化方向發展的可能。
就像下關沱茶推出的具有代表性山頭特征的產品:金蒼洱沱茶(班章和易武茶區拼配),將拼配技藝發揮到最大化,平衡了班章各地塊和易武各名寨的原料優勢,極具性價比,一經上市就很快被消費者搶購一空。
科學拼配,不僅更能符合多元化的市場需求,對產品消費市場的培養也更加有利。
以上內容節選自《普洱雜志》2021年02